全新JoJo黄金之心欢迎您!

JOJO黄金之心

 找回密码
 加入组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总共3761条微博

+ 曼哈顿转播站 +

楼主: 猫知道

[随记]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抓到一只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12: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我……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4: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人还能够结婚生子?

这是哪个门派的佛教教义?好神奇……

不过我倒是知道喇嘛教里面有一些性相关的东西,据说雍和宫里面还有这样的佛像?没亲自去过, 只是听说而已……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14: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人可以结婚生子,只有中国的僧人不可以,以前不可以。。。

最开始的时候僧人还可以吃肉喝酒。记载梁武帝的时候,印度高僧摩柯杰罗来传法,说道一半说饿了,于是上酒肉,然后继续说又说一阵,外国和尚来了句绝的,欲起,思女人。于是找来两个宫女。。。。此处省去500百字。

总而言之和尚并非不可以吃肉,结婚,至今日本的和尚照样结婚,怀石料理就是和尚办的,也是有荤腥的。

那么中国的和尚何时开始不结婚吃肉了呢,好像也是梁武帝时代开始的。这位皇帝非常信佛,几次把自己舍身捐给寺庙,他还茹素,于是和尚也跟着戒了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5: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人可以结婚生子,只有中国的僧人不可以,以前不可以。。。

最开始的时候僧人还可以吃肉喝酒。记载梁武 ...
nagaviper 发表于 2009-10-29 14:48

原来是这样

我一直以为禁欲是佛教的基本教规呢,原来是中国人搞的!

而且我听说的版本是那个喜欢把自己捐给寺庙的皇帝,每次他去出家,大臣都要拿钱去赎他,所以他每次没钱了就去出家,好赚大臣的钱,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29.

《帝国的终结》摘抄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西汉一代灾变不断。从公元前178年,到公元前2年,皇帝为此颁布诏书五十七次。其中可称为“罪己诏”的,宣帝有八次,元帝有十三次,成帝有十二次。但这绝不是负责,而是典型的不负责任和推卸责任。因为在这里,皇帝承担的,是不该他承担的责任。比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等灾祸异变……




……因此,历代皇帝都不在乎下“罪己诏”,也不怕措辞严厉。因为自责得越厉害,炫耀的水平就越高。这就正如他的称孤道寡,越是谦虚,就越是自夸。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连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等灾变都能负责,那他不是神又是什么?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15: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有最基本的十条诫律,给在家休息的居士适用。然后一般的和尚有几十条,如果真正修身,光是言行的就有300多条。然后加上大乘,小乘,各个宗派之分各有不同。

梁武帝确实把自己布施了让大臣赎自己,不过钱没归他,给寺庙了。梁朝的时候僧人很有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当时的描述。

一直到了唐王朝初期,中国佛教都是很吃香的。因为当时的佛法以玄妙奢华会表,很符合帝王心态。但是和尚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而且有钱买地放租。这就是慢慢使得很多有识之士不满了,唐武帝灭佛也由此而来。到了宋代道教的地位就扶摇直上了。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5: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有最基本的十条诫律,给在家休息的居士适用。然后一般的和尚有几十条,如果真正修身,光是言行的就有30 ...
nagaviper 发表于 2009-10-29 15:45

唐朝不是因为信李所以尊道教么?
倒是佛教更强盛……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16: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佛,道都不禁止。而且老子姓李,所以按道理来说似乎应该更尊道教,但是李家王朝其实中原血统不是那么纯正。李世民有突厥血统,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叫做天可汗,所以老子是他祖先这话说归说,他自己有多在意不好说。

再说老子化胡,佛教也不是外人。

所以唐朝初期来说应该是信佛教的人更多,道士里面也不是没有,好多公主,贵妇的不想嫁人,就出家为道,为尼,比如鱼玄机,比如小武同学,但是。。。。这也另一点看出那时候对于清规戒律真的不是很要紧。

中国真正开始严格讲这个礼教还是要到明朝开始,灭人欲存天理,真不是随便说的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从宋朝开始的吗?我是说清规戒律,我知道的是最初的佛教确实没那么多规矩,传到中国后加了很多,现在的藏传佛教喇嘛仍然是吃肉的,而且男女同修不管佛道都有,藏传在一个时期很多小派都提倡同修,直到后来某一派很强大,要求严收清规,限制这个才这样的。

问过一个道士,说起道教允许同修之事,回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就有的,最有名的就是吕洞宾,问我:你说他如不是同修,没事老去妓院做什么呢?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16: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开始严谨起来,但是基本上来说男女大防,看见胳膊就要嫁给你还是没有那么夸张的。像范仲淹的母亲改嫁,范仲淹还写个词去祝贺一下。武松回到家,哥哥不在,也照样可以和嫂子一起吃饭。都说明了问题。宋朝整个舆论环境是比较开明的,大臣可以骂皇帝,皇帝不可以杀大臣,到了明朝等级制度就很强烈了。

宋朝对于自由贸易等等都很宽松,所以思想上没有那么禁锢。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7: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29.

关于“病态繁荣”


今天看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看见里面提出一个叫做“病态繁荣”的观点(非他原创,已有人著书论述,他只是引用加以说明而已)就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观点。

什么是病态繁荣呢?

这个要从“天道”说起,中国人最喜欢讲“天”,“天要亡我”或是“天要兴我”,这里面一部分是指命运,另一部分则是指发展规律,尤其相对王朝来说。而对于当时,“天道”就是帝制,符合天道,王朝就兴盛;不符合天道,王朝就要灭亡。而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天道”其实就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生产力符合生产关系时,王朝就能顺利发展;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差距拉大时,王朝就要出问题。

而帝制这个东西,它本身是创造在秦时期,当然,前面还有一个非常漫长的从周王朝到春秋战国的预备阶段。所以最符合帝制这个生产关系的生产力是——国家不大也不小,大概我们现在中国版图里鸡肚子那么大为适中;人口不多也不少,2千万到5千万之内最好;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在温饱再富余一点点;边境要有强大的游牧民族势力做威胁,保持军队运营的健康;国内城市经济散点发展,没有商业化大都市出现,最好差距持平;人民大多数都是农耕生产,生产水平要保持在工具比较原始的范围之内。——这才是最适合帝制生存,并且能维持长治久安,国内不会出现大问题,人民能吃好穿好、赋税极低,朝廷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少,不会出现庞大的官僚集团的客观环境。换而言之,这就是“天道”。

所以每个王朝开始的阶段,都是从这个状态的下限开始的,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乱,人口被减少过、经济被破坏过、国家财富被掠夺过、版图也被侵占过,这时候的生产力在生产关系的水平之下,所以能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而到了一两代皇帝的图治之后,生产力水平上升,达到了帝制标准的正常线,也就是符合“天道”,这个时候叫做“治世”,这个状态是最好的。再往后面发展,生产力继续提升,又因为某些皇帝的作为,国家的经济状态超越了标准线,这个时候就叫做“盛世”。但是,这是不对的,这就是“病态繁荣”,它不符合帝制这个生产关系,超越了这个生产关系的控制力,这是“逆天而行”。

照理来说,当生产力远远超越了生产关系的束缚,就应该让生产关系自己妥协,自己改变,自己来修正轨道用于符合生产力。人类历史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但是中国的帝制,它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生产关系,它拥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和控制力,就真的像“天道”一样,它不仅可以自动减缓生产力对它的压力,它还可以反过来无止境的牵制生产力,让生产力永远都在它的范围之内发展,不能超过它定出的水平线。

这就是“自杀制度”。

中国就是靠这个“自杀制度”,将帝国维持了几千年,直到近代史。而这个“自杀”,换一种说法叫做“自我修复”,也就是当王朝到达了“病态繁荣”的时候,帝制要把这个“病态繁荣”割掉,毁灭多出来的生产力,毁灭多出来的经济环境,毁灭多出来的人口水平,而且要把那个敢于“逆天而行”的天子家族杀掉,帝制再重新从芸芸众生中挑选一个新的家族来代替他们,重新建立起适合帝制的王朝。这就是“自杀”。中国王朝靠这个方式活了几千年,改朝换代的理由也在于此。

——也就是为了帝制不被改变。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寒意。如果按这个说法,“天道”这个东西可怕到极点。也就是说,导致一个独立的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后期的腐朽,而是因为“盛世”出现。“盛世”越强盛,遭到天道报复的力度越大,越是要“逆天”,天就要让你受到更多的惩罚。而所谓的“惩罚”就是,多出来的那一部分生产力,不仅不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反而因为它是不适应帝制这个生产关系的“病态”,所以会让王朝生病,国家太大,中央管理力度就会减弱(因为帝制只适合管理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然后出现叛乱;人口太多,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本来只能是温饱+的水平,再平均分配给多出来的人口,那么每个人就达不到温饱,甚至是极贫,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农民暴乱;军队太强大,武装力量过剩,而周边又没有少数民族可以对抗,那么多出来的军事力量要么拖垮国家财政,要么让君王穷兵黩武、自取灭亡;而国家财富过多,超越了国库可以承受的容量,就会导致君王侈淫腐败,大兴土木,引发动乱;而国家变为超级大国,会增加多出来的官僚集团,生产关系没有办法养活这些多出来的官员,只能导致他们贪污受贿、盘剥百姓、最后恶果重重。总而言之就是——

都是明君惹的祸。

谁把“盛世”搞出来了,谁就是毁灭那个王朝的罪人。

当然,这只是用比较生动方式从帝制内部来说明,用客观规律来讲的话,就是只要国家长治久安,生产力是一定会发展的,而发展到了某一个高度,也就是明君的阶段,明君会自发的根据发达的生产力,而制定出符合这个生产力的各种政策与制度,正因为他做的决策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所以国家会突飞猛进,变为超级大国。也就是说,明君是会必然产生的(特指长治久安的大朝代),这是人对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反应,人民都能够温饱了,皇帝就会想多创造点财富再做点什么;军队强大了,皇帝就会想出去侵略;城市经济发达了,皇帝就会想再多跟外面做点生意。所以每到一个大王朝的中间阶段,总会产生那么一两个强大的君主,而根据每个人的资质与性格的不同,王朝发展速度与方向也会有所不同,但——这就是祸根所在,生产关系根本就不允许你做出超越时代的事情,所以只能让你自食其果,建设出来的每一样成果,都以负面效应反馈到你身上。因此每到“盛世”的时候必衰,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盛”得越厉害,“衰”得越惨重。

(未完待续~)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9: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举两个例子。

第一,王安石。帝制最恨的就是他。

这个人不仅想搞生产力,他还想搞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天道”啊,他这是直接朝“天道”动刀子,怎么能够允许这种人生存在帝制的环境中?所以王安石和宋神宗是遭到帝制报复最严重的两个人。这个报复不仅扩大到了王朝本身(也就是北宋)甚至扩大到了帝制当中的每一个人。这个事情,又要从唐朝开始说起。

唐朝,帝制当中最强盛的朝代,也是最开放的一个朝代,被称为大唐盛世。但其实它是帝制最痛恨的一个时代,因为究其整体来说,唐朝本身就是帝制的“病态繁荣”。它超越了帝制所能压抑的生产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因为生产力总是要发展的,人的思想总是会跟随生产力进步的,无论怎么打压,但上升的趋势不会变。所以到了唐朝达到了帝制所能包容的最上限。再往前走一步,帝制很可能就要产生裂痕。

而唐朝也是帝制中最开放的一个朝代。随着人思想的进步,自然会想往外发展,而外国民族的大量涌进,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产生碰撞,又反过来刺激人的思想发展。结果就是文化的突飞猛进,商业经济开始抬头。据说当时光黄巢杀的外商就有十几万人。帝制最痛恨这个。

帝制有两样它最讨厌的东西:商业、科技。

商业可以动摇它的根本,引发生产关系的改革。因为帝制本身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商品经济,它就会产生极大的动摇,开始控制不住生产力的发展。而科技则可以刺激生产力,让原来需要100个人耕种的田地,变成只用50个人耕种就行,多余的50个人怎么办?继续耕种其他的土地。这样的结果就是国家财富过剩,也就是说科技越发达,王朝灭亡的速度越快。而帝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科技只会加速王朝的灭亡,所以帝制不喜欢它。

但人总是要成长的啊,帝制发现它能控制生产力、控制经济、控制国力,但它控制不住人大脑的成长。直接的例子反应在唐朝,而综合唐朝之后人类思想水准整体发展的一个集中代表——就是王安石。他是顺应生产力而产生出来的一个骄子。而为什么会产生在宋朝,而不是唐朝,因为宋朝本身是唐朝文化的一个延续,虽然帝制给予了唐朝极大的打压,导致唐朝灭国,但是唐朝的影响太大太大,一次动乱清理不干净,结果还没清理完,宋朝就出来了。尽管有割据,有游牧民族入侵,但它占的那个地盘,却恰恰符合帝制的发展水准,一不小心就发展起来了。而且正是因为它占的地盘小,中央集权的管理不用很强,因此出现了开明专制;又因为动乱,导致农耕经济没法正常发展,所以商品经济像火烧一样迅速从北宋串了出来。因此出现了中国王朝上两个代表着不同阶层的思想发展最高端的人物——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宋神宗。

王安石是士族阶层的代表。因为有唐朝以来积累的思想潮流影响(比如关于帝制最有名的理论叙述《封建论》就是唐朝的柳宗元写出来的,毛泽东很喜欢看这个,还发给别人做教材)再加上动乱,以及宋朝居安思危(因为割据状态容易引发人类的危机意识,想要求发展的渴望特别强烈)最后出现了王安石这样一个思想上的总代表,终于看出了毛病出在哪里,把矛头对准了天道。

而宋神宗是帝制系统选中的天朝代理人(天子)中,发展到宋朝阶段的一个突变。一是因为唐朝君主开放造成的影响,二是宋朝政权积弱,皇权控制不严格,朝政风气松散,前面又没有出现具有霸权意识的“明君”,所以到了他这一代,诞生出了一个精神上面能够适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变革的君主。一个“新型皇帝”。

于是当这两个人会合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齿轮就开始转动,变法开始了。

但是帝制岂能允许?

这一下遭到的反弹不仅仅是王安石和宋神宗两个人,而是整个宋朝,和整个天朝的子民,是中国帝制有史以来最大最深的一次反弹。先不谈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我们只谈结果,王安石变法结束30年后,北宋就开始动乱,宋江起义、方腊起义等等,然后没过多久,北宋就灭亡了。这是第一刀。然后帝制开始反省,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打压,但是人的思想没法控制,为了连人的精神一起压制住,不让他们向上发展,强力控制思想灭杀人欲的学派出现了。这是第二刀。游牧民族不断的入侵,最后直到蒙古灭宋,这是第三刀。这也是为什么帝制系统中需要一个游牧民族在边境的原因之一。之后,元朝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灭汉运动(夸张说法而已)从唐朝到宋朝,建立起来的文化思潮被灭得非常干净。这是第四刀。90年后,中原文化重新掌权,因为前面对进步思想的灭绝,以及对唐宋的打压,这时培养出了一个重新回归帝制的轨道,明朝诞生了。

它是帝制以来最大的一次“自杀”行动后的产物。

能够威胁到帝制的东西都被抹杀掉了,而且因为人类对帝制的修复与完善,让帝制的控制力空前强大。出现了一个维持长久、没有中断、大一统的和平王朝。明朝其实是顺应生产关系的,拒绝新思想,闭关锁国,都是为了顺应生产关系的需要。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是,明朝中期曾经有100多年的时间皇帝都没有理政,全部躲在深宫里,但是王朝照常运行,没有出什么大差错。这就是帝制完善之后的力量。之后明朝灭亡,那是生产力超过水准线的周期又到了,农民起义,开始革“病”。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20: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论断,有道理,但不能完全苟同。

某一点上来说生产力不提升,确实使得劳动人解放不出来,所以人民被限制在了土地上。但是更多的一点是因为太平盛世,但没有推行计划生育,而且遇到明君不搞徭役,所以人口和生产力跟不上了。一旦遇到连续的灾荒之年,比如明末,唐末,汉末那么朝代灭亡也是难以避免的了。

但是这样的问题在西方也同样有,甚至可以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都是人口过于密集和生产力不能跟上造成的。但是西方国家的朝代更替却和我们不同。那么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真正相信一家一帝王的说法,因为战国时代早就告诉大家宋襄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诡道也好,霸道也好,只要的天下就行。而治理天下才要保持王道,也就是天道。中国反对商业化是因为商人在不断流动,难以管理,其中弊端丛生。那个时候没有电脑联网难以监控,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中国还在使用户口制度,这就是对你的一种限制。

王安石的变法为什么不成功,这里面原因太多了。而北宋的灭亡更大程度在于,不知兵,兵危战凶,但是北宋从开国就抑制武将,对于自身的国防缺陷忽视。遭遇了闪击战,一举而亡。这也是为什么南宋还可以支撑那么久的原因,因为宋不应该那么快被灭亡。

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太长了,免费说,不干。。。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发表于 2009-10-29 2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街上看到卖书的小贩,看到一本一口气看完欧洲史,看到确实有天主教建立什么的,整本书里只有几页……当场放弃了。

理论性的东西,如果不做学者不求治世,感觉也就是看看就好了,没必要深思。

套用塔西利亚里面的一句话,兽人一生鲜有活到六十岁的,为数不多的到了六十岁时,也会去到神山和怪兽交战,以求战死,这对他们来说是最高的荣誉。一生为部落而战,老了也不浪费部落的粮食,不管是酋长还是普通族众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有着复杂社会体系的人类,活着真是太累,太怪异了。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2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到了第二个例子。

第二,雍正。帝制又爱又恨的人。

清军入关,可以说是一次偶然。其中有大量时运的机遇在里面。当多尔衮本人站在紫禁城上时,更多的不是入主中原的喜悦,而是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控制住这么大国家的忧患。

清朝没有开心过。胜利者的兴奋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冷静之后,清军内部呈现出了一种恐惧现象,尤其当他们的君主还是个娃娃皇帝的时候(顺治)。一个刚刚打下新世界的皇族,领袖居然是孤儿寡母。这是中国历史中第一次出现如此景象。更何况当时战乱并未平定,到处都是反叛的呼声。这个时候出来力挽狂澜的是多尔衮。皇叔父摄政王。

要是没有这个人,清军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在中原立稳脚跟,政权覆盖到全国。但是他的铁血统治带来的反效果也极大。一是造成了摄政王与皇帝之间的政权矛盾;一是两种民族政策,一个对汉、一个对满,都给后世朝廷埋了下了极大的恶果。但是这里就不深谈了,总之第一个显现出来的直接后果是他跟顺治同归于尽了。多尔衮死在战场上,而顺治在他死后没多久自己病死。一下子两个最高领导人都完了。

清朝又陷入了开国状态:孤儿寡母。

嘿,他们真不是一般的倒霉~(><)幸而这个时候清军还有一批从八旗将领的中间阶层爬上来的骨干,团结、有凝聚力、意志坚定、没有宗室习气、有军人作风。这个集团将清朝当时的政局撑了起来,皇帝还是娃娃,内忧外患,反清复明呼声不断,还有几个尾大不掉的异姓藩王在吃朝廷的营养,但还是挺了过来,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鳌拜。到这个时候,清朝的状况还是不行,民不聊生,外面仍是一片战乱后的荒芜,政权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但是,爱新觉罗家吃苦终于吃到头了,熬出来了一个能真正给他们带来“新世界”的人物。

康熙。

但是我们不说他了,简而言之就是“治世”到来了。

而且在康熙死之前,“治世”还超标了,已经到达“盛世”水准,也就是“病态繁荣”。这时王朝又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继续“病”下去?还是开始革“病”?雍正交出来的答卷就是:要病就病到底。

雍正这样的人出现,有两个原因:第一,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自行诞生的人才。第二,归功于康熙的血统与教育。康熙这个人是历代“天道代理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产生的一个最适合帝制的皇帝,也就是说接近完美。他身上满、汉、蒙,三族血统(康熙生母是汉人),产生他,一是因为历史的教训,二是因为血统的健康,三是因为清朝皇室的忧患意识,最后诞生出来这么一个人。而他又生了雍正。

雍正这个人又不太简单。要我说,他其实是一个负面产物,不正常的东西。一条血路里面杀出来的一个怪物。他身上太多不符合帝制标准的因素,不符合历代皇帝的标准,但是他又有皇帝的雄才。导致他一生就两个字:

逞强。
JOJO-China.com - JOJO黄金之心 - 引力就是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组织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微博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JOJO黄金之心 ( 沪ICP备17003218号-3 ) 繁體中文

GMT+8, 2025-9-14 06:15 , Processed in 0.102275 second(s), 22 queries .

© 2000-2022 JOJO GOLDEN HEART

JOJO-CHINA.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